廣東桑高質(zhì)量基因組構(gòu)建及群體研究
期刊:Advanced Science
IF:17.500
時間:2023年6月
全文:http://specchiomagico.net/wp-content/uploads/2023/08/6-advanced-science17.5-2023-.pdf
該研究首先組裝了廣東桑雌株和雄株基因組。在此基礎(chǔ)上,基于425份桑樹種質(zhì)資源,闡明了中國主要栽培桑樹的群體演化和馴化歷史。最后利用GWAS和選擇性清除分析鑒定了控制桑樹開花時間、葉片大小以及性別相關(guān)的基因組變異位點,為桑樹育種改良提供了重要遺傳基礎(chǔ)。
菖蒲基因組測序揭示單子葉植物進化的分子機制
期刊:Nature Communications
IF:16.600
時間:2023年6月
全文:http://specchiomagico.net/wp-content/uploads/2023/08/2023.6-nc-.pdf
該研究首先對二倍體和異源四倍體菖蒲進行基因組組裝。進一步通過比較基因組揭示了菖蒲屬植物的起源和進化,為單子葉植物的起源、進化和多樣性形成的分子機制提供了見解。此外,還對單子葉植物花發(fā)育和子葉進化、維管形成層、次生木質(zhì)部發(fā)育、對濕地環(huán)境的適應(yīng)相關(guān)的基因組特征進行了研究。
彩色大米基因組有利于其遺傳性狀改良
期刊:Nature Food
IF:20.430
時間:2023年5月
全文:http://specchiomagico.net/wp-content/uploads/2023/08/2023.5-nf20.430-.pdf
該研究首先組裝了3個黑米和2個紅米品種基因組。在此基礎(chǔ)上,對51份彩色大米種質(zhì)進行了群體結(jié)構(gòu)分析。進一步通過代謝組和離子組分析了不同彩色大米種質(zhì)間代謝物和微量元素含量的差異。最后,通過比較基因組和基因編輯技術(shù),創(chuàng)制了早花型彩色大米種質(zhì)。